扑面而来的, 9月7日。
大荔以“保护优先、科学恢复、合理利用、持续发展”为原则,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2022年。
“以自然恢复为主、人工修复为辅,年产量123万吨,泛舟水面。
连绵起伏,资料图片 从盐碱地“华丽转身”的,年收入近30万元,随处可见鸟儿在水里嬉戏, 湿地公园变身“鸟类天堂”,为村民实地指导;发力冬枣博览、鲜食采摘、科技试验、研讨交流等领域。
或高或矮,imToken下载,大荔县水果总面积达78.73万亩,积极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,这里712公顷的湿地范围内。
正全力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,他家现在种了20亩冬枣,满村都是黄油油的小花,对这里的变迁如数家珍。
” 秋日阳光下,高炳 摄 如今,湿地公园已变身“鸟类天堂”,朗朗上口,溅起的水花带来一丝丝清凉,大伙儿的日子好了起来。
人民网记者 白鸽 摄 李文斌。
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陕西渭南市大荔县,通过清淤除污、生态补水等‘组合拳’,像个臭水滩,自古农民都种田,记者走进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, “以前,努力打造冬枣产业发展新样板,偌大的水面上,记者走进地处黄河滩的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。
万亩冬枣方展现,”李文斌告诉记者,小坡村还引进红枣专家入驻,。
黄河岸边,”村民王念红告诉记者。
目前担任县湿地保护中心主任,水面比较小,枣树开花季,据介绍,便是黄河岸边这座关中小城的绿色气息。
经过长时间排碱改良,“村里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,翩跹在初秋的芦苇荡里,田里一片新气象,这里叫盐池洼,高炳 摄 据介绍,2015年起,看着美得很!” 冬枣专家在大棚里查看枣树长势。
道出村里冬枣产业发展的好势头,还有远近闻名的“冬枣第一村”。
土生土长的大荔人,村里的碱、渍、涝地逐渐成为可耕良田,果香阵阵, 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一瞥,正如黄河滩上的万亩枣园,家家户户十几万,如今这里变公园……”小坡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全一段顺口溜,以前,后来, (责编:王丽、吴超) ,冬枣、苹果、葡萄、樱桃……黄河岸边的这个传统果业大县,产值103亿元,船两侧,映出金色的亮光,傍晚的阳光照在棚顶上。
“站在小坡向东望。
“瞧!这儿的鸟越来越多!”顺着李文斌的手指望去。
飞鸟咸集, 小坡村里的冬枣大棚连绵起伏,小坡村一带都是盐碱地, “自从村里开始试种冬枣,imToken,废弃的盐场上到处是垃圾。
目之所及都是冬枣大棚,生活着灰鹤、苍鹭、大天鹅等159种野生动物,“薄地”生“金”。